從ESG到影響力投資 - 用資本成就永續大未來
GCSF 2022
ASAF 2022
因應ESG 商院:企業須栽培人才永續學習

2023-02-23

洞察趨勢 2022台灣企業ESG評等剖析

台灣永續評鑑2022年評鑑結果之分析 為滿足外界資訊需求,及考量ESG評鑑資訊應用、指數規則公開透明之立場,每年定期於臺灣指數公司官網公布「台灣永續評鑑」及「台灣永續評鑑–友善環境模組」評鑑結果,2022年評鑑結果已於2023年1月底公布於臺灣指數公司官網,期望藉此激勵企業重視環境永續,並實現金管會資本市場藍圖所欲達成「建立資本市場參與者共好共榮之生態環境」的核心價值。2022年「台灣永續評鑑」及「台灣永續評鑑一友善環境模組」評鑑結果詳見臺灣指數公司官網(https://www.taiwanindex.com.tw/investmentReport/index?count=25&year_range=&month_range=&category=4&keyword=)。    1.台灣永續評鑑8個等級之分佈情況 2022年「台灣永續評鑑」表現優異之前25% (AAA、AA與A等級),包含台達電、國泰金、台積電等共計165家上市櫃公司;分布於26%至60% (BBB與BB等級) 及61%至100% (B、CCC與D等級) 之上市櫃公司,則分別有196家及224家。   2.企業永續呈現進步趨勢,金融業與電子業表現較佳,服務業及製造業需要更努力 2022年評鑑結果相較於2021年,有54%受評公司ESG評鑑等級維持不變;30%受評公司至少進步一個評等;但是也有16%受評公司相較2021年至少退步一個評等。就四大產業而言,金融業與電子業A~AAA的家數比例最高,與去年一致,分別為51%與30% (如圖1)。 細究可能原因,金融業受到較嚴謹法規的管制,而且競爭最為激烈,需要思維如何從ESG表現頂尖群中突圍;電子業則是受到國際客戶供應鏈的要求。服務業及製造業表現相對較弱,特別是在環境面表現明顯較金融業和電子業差。    3.服務業及製造業該如何提升企業永續作為之績效? 本團隊建議加強於能源與氣候變遷、供應商及產品生命週期管理表現,例如:在能源與氣候變遷方面可依據 TCFD 辨識氣候變遷風險、建立治理架構、策略與風險管理,並揭露範疇一至三之碳排放量且設定減量目標;供應商及產品生命週期管理方面則可以訂定環境面供應鏈管理政策,並在遴選新進供應商過程中,考慮供應鏈環境面表現,且定期追蹤供應商執行情形及揭露成效。    4.提升ESG關鍵作為:供應鏈社會面向控管、環境系統與治理、能源與氣候變遷 從「台灣永續評鑑」結果可以發現,在社會面向,BBB等級以上的公司之供應鏈社會面向控管及企業公民與慈善明顯領先BBB等級以下的公司;在經濟面向,則是在風險及危機管理與ESG創新領先較大;而在環境面向,為環境系統與治理與能源與氣候變遷,領先幅度可達20-30%,如圖2所示,這也顯示出BBB等級以下的公司精進其企業永續作為表現的重要指引方向。    若進一步從整體次構面平均得分差異來看 (如表1),則可以發現投資級公司在供應鏈社會面向控管、環境系統與治理、能源與氣候變遷明顯優於其他公司,差異分別為31%、30%與27%,顯示BBB等級以上的公司在對於供應鏈的要求及氣候變遷相關議題上表現較佳且揭露也較為詳細;而在股東權益、董事會結構與運作、生物多樣性則是差異最小的3個次構面。股東權益及董事會結構與運作之表現差異較小,可能導因於公司治理評鑑提升公司對於公司治理的重視;就生物多樣性而言,則可能因為關注此議題的公司尚不多,故此次構面的差異較小。    最後,建議企業如欲提升環境面的永續表現,可從評估自身的重大環境議題開始,接著針對該議題設定目標、擬定具體行動方案、逐年檢視達成狀況,並將相關資訊充分揭露於公開資訊中,讓利害關係人與投資大眾知悉企業於環境永續作為的努力,在永續的道路上持續邁進,並同時提升企業長期價值而能夠兩全其美。    台灣永續評鑑績效評等: 「台灣永續評鑑」將評鑑結果分為8個評鑑等級 (如圖3),若ESG表現越好公司,評等會有越多的「A」,AAA表示所有受評鑑公司得分率的前5%;AA表示5-15%;A表示15-25%;BBB表示25-42.5%;BB表示42.5-60%;B表示60-77.5%;CCC表示77.5-95%;D表示95-100%,顯示評鑑具有鑑別力。     圖1、台灣永續評鑑-四大產業評等分配圖   圖2、ESG評鑑結果分析- BBB等級以上公司vs BBB等級以下公司   圖3、「台灣永續評鑑」績效評等級距圖      表1、BBB等級以上公司vs BBB等級以下公司-次構面平均得分率差異    臺灣指數公司簡介: 「臺灣指數股份有限公司(Taiwan Index Plus Corporation, TIP)於2016年1月27日由臺灣證券交易所100%轉投資設立,為一專業指數資訊服務公司,專責指數開發、維護、授權及國內外合作等主要業務。本著「指數創新、加值創富」的策略願景,以及「全球視野、在地服務」的發展方針,「臺灣指數股份有限公司」將致力於提供更優質且全方位的指數及資訊服務,進一步滿足國內外指數化投資需求,協助臺灣資本市場商品創新,強化證券相關產業發展,促進我國被動式投資市場持續成長,為國內外投資者提供資產管理的新標的,增添台股市場動能,以提升我國資本市場競爭力。   國立臺北大學商學院企業永續發展研究中心簡介: 因應全球企業永續發展趨勢,國立臺北大學設立「企業永續發展研究中心」,致力於企業永續之教學與產官學研究,獨創SEED企業永續評比系統,建立「台灣永續評鑑」模型,為我國領先投入ESG評鑑的學術機構。期望在台灣種下一顆善的種子,促進資本市場能同時兼顧環境保護、社會關懷與經濟發展,以保護地球環境,讓後代子孫持續擁有足夠生存所需之自然資源及環境,並期能建構共好社會,積極鼓勵創造永續價值之企業能夠永續成長。

2023-02-17

衡量企業永續關鍵指標 臺北大學獨創ESG永續評鑑系統

隨著全球環境、社會與治理風險產生的衝擊,以及氣候變遷引發的極端氣候日益嚴重,企業永續議題愈來愈受到關注,永續金融扮演重要的引領角色。臺北大學商學院企業永續發展研究中心邀集校內外學者、專家,整合跨領域能量,組成評鑑團隊,創設「SEED」評鑑系統,以社會 (Social; S)、經濟 (Economic; E)、環境(Environment; E) 和揭露 (Disclosure; D) 四大構面為基礎,呼應全球ESG發展趨勢,建構「台灣永續評鑑」(Taiwan Sustainability Ratings)模型,期盼在臺灣種下「善」的種子,促進臺灣資本市場發揮環境、社會與治理之影響力,朝向更好的方向邁進。   臺北大學獨創ESG永續評鑑系統:台灣永續評鑑 「台灣永續評鑑」模型,分為四大構面、22類次構面,合計325題的評鑑題項。將國內上市上櫃公司歸類為電子、製造、服務、金融四大產業,再細分42個產業,分別適用不同題項,以系統性檢視公司是否設定適當永續願景發展對應的策略與目標,並以具體行動落實與提升永續發展成效,且嚴謹檢視公司是否於治理、環境、社會有違法情事發生,目的是評估公司是否言行一致,以避免可能的企業漂綠行為。   「台灣永續評鑑」具有七大特質,包含:(1)結合實務與學術:參考國內外永續規範標準、法規及趨勢並融入國際頂尖學術期刊發現、(2)評鑑指標完整:包含指標性共同題項及跨產業差異題項、(3)具可比較性:可進行同產業、跨產業以及跨年度比較、(4)透明、客觀性:資料來源皆取自公開資訊且評鑑流程規則化、(5)及時性:評估環保署、勞動部、金管會對於企業之裁罰,以即時反映企業ESG績效、(6)本土化:參考政府政策持續更新題項、(7)評鑑涵蓋率高:每年針對 9 月底前於公開資訊觀測站出具永續報告書之上市櫃公司進行評鑑,2022已達658家。   與臺灣指數公司合作發布6檔ESG相關指數 為求進一步讓企業永續對資本市場產生正面影響,企業永續發展研究中心團隊以「台灣永續評鑑」為基礎,積極與臺灣指數公司合作,已編製發布「台灣永續價值指數」(TWSVI)、「臺灣友善環境指數」、「特選臺灣環境永續高股息指數」、「臺灣友善環境 50 指數」、「上櫃ESG 30指數」及「臺灣ESG低碳50指數」等6檔ESG相關指數,並有2檔指數已正式商品化,發行指數型基金與ETF供機構法人、一般民眾參與投資,如華南投信的「華南永昌台灣環境永續高股息指數基金」,與群益投信的「群益台灣ESG低碳50ETF」(證券代號:00923);另外,團隊也與國泰證券子公司國泰期貨合作出具個股ESG研究報告,成為國內機構投資人與上市櫃企業進行ESG議合的重要依據;而團隊也建置台灣永續評鑑資料庫,希望透過提供永續評比的數據,讓我國機構投資人更能準確評估企業ESG相關風險及表現。目前國泰投信與中信投信已經開始運用該資料庫,期望能透過永續投資的影響力,引導企業重視ESG議題,促成投資及產業追求永續發展的良性循環。   隨著全球環境、社會與治理風險產生的衝擊,以及氣候變遷引發的極端氣候日益嚴重,企業永續愈來愈受到關注,永續金融扮演重要的引領角色。企業永續發展研究中心將持續關注ESG相關面向,為臺灣永續議題提供更為完善的發展方向。   「台灣永續評鑑」簡介-4大構面22類次構面 「台灣永續評鑑」歷年評鑑家數

2022-11-10

從ESG到影響力投資 - 用資本成就永續大未來

GIIN、GSG、AVPN 齊聚一堂,不可錯過的台灣影響力投資國際論壇 TIIF▸ 線下實體報名:http://accupass.com/go/TIIF2022 ▸ 線上直播報名:http://accupass.com/go/TIIF2022online ▸ 臉書粉專(追蹤最新消息):https://www.facebook.com/taiwanimpactinvesting   去年疫情期間,有將近500位嘉賓透過線上線下踴躍參與論壇!數位重量級的國際主講嘉賓、以及國內影響力投資生態系中的重要人物,為我們帶來了不論是國際上、又或是在臺灣的永續金融及影響力投資發展現況。過去一年,ESG投資已成為顯學,但如經濟學人七月封面所警示的「ESG這三個字救不了地球!」。我們希望能邀請您一起反思如何更有效發動及導引資本的力量、聚焦於聯合國永續目標SDGs的實踐,解決日益嚴重的環境及社會問題。而此正是影響力投資的目的:為社會及環境造就正面的、可衡量的影響力,同時也創造利潤。今年主題訂為「從ESG到影響力投資 - 用資本成就永續大未來(From ESG to Impact Investing, Mobilizing Capital Towards a Sustainable Future)並持續分享與探討: - 影響力投資生態體系的發展與建立:政府永續/綠色金融行動方案之成果及全球與亞洲影響力投資之發展- 影響力投資實務經驗的分享與探索:投信投顧/資產管理、主題私募基金/創業投資、慈善基金等實務經驗- 影響力投資在後COP27時代的機會與挑戰:未來永續資本如何在才能發揮真正、可衡量、能持續的影響力歡迎大家來參加12月8日台灣影響力投資國際論壇 TIIF,一起發揮影響力! ✦ 想知道「ESG」與「影響力投資」差別?✦ 想了解本協會如何推動「影響力投資」?✦ 想獲取「2022台灣影響力投資國際論壇 TIIF」的精彩亮點與相關資訊?請點此連結觀看宣傳短片:https://fb.watch/grpZfKoatH/ #impactinvesting           主辦單位:台灣影響力投資協會(TIIA) 

2022-08-12

耕耘企業永續播種 商院團隊獲TSAA獎勵

2022 TSAA台灣永續行動獎12日頒獎,商學院企業永續團隊長期以學術研究為本,首創SEED評鑑架構,協助建構多檔永續指數,同時推動人才培育與國際連結,獲得評審肯定,頒發SDG8(就業與經濟成長)銅獎榮譽。   埋首企業永續研究15年,近年終於看見企業永續議題受到各界高度重視,商學院長陳宥杉感謝TSAA的肯定,提到商學院長期致力於企業永續的教學、研發與推廣,初衷就是希望種下一顆善的種子,讓企業永續的影響力可以擴散至校園以外,正向影響我國資本市場與企業,承諾團隊未來會持續努力,帶領臺灣企業永續轉型,並與國際趨勢接軌。   隨著全球氣候變遷加速,企業永續相關議題近年持續受到關注,其中金融投資扮演重要的引領角色。整合校內外跨域專家學者智慧,統整國內外企業永續趨勢與研究成果,商學院團隊研發「SEED」架構,建構「台灣永續評鑑」,透過公正客觀的評鑑流程,評比國內上市櫃公司永續表現,再依據不同指標研擬編製多項指數。   全球變遷與永續科學研究中心、兼商學院企業永續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池祥麟解釋,台灣永續評鑑SEED架構包括:社會(Social; S)、經濟(Economic; E)、環境(Environmental; E)和揭露(Disclosure; D)四大構面,涵蓋ESG(環境、社會、治理)各層面重要指標。除了評鑑面向完整,整體永續評鑑對象包括所有出具永續報告書的上市櫃公司,高涵蓋率與學術機構之公正客觀都是評鑑獲各界信任的主因。   企業永續團隊成員 在完整永續評鑑的基礎上,商學院去年起也與臺灣指數公司合作,先後發布「臺灣永續價值指數」(TWSVI)、「臺灣友善環境指數」、「特選臺灣環境永續高股息指數」、「臺灣友善環境50指數」,讓商學院永續研究影響力擴大至資本市場。   另一方面,在國泰金控的支持下,商院團隊連續兩年依據國際研究方法執行「臺灣永續投資調查」,提出第一手研究資訊,並與全球永續投資聯盟(GSIA)互動,引領國際投資人看見臺灣的努力。   更積極協助企業採取實際行動落實永續責任,商學院還與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共同培訓永續管理師,2017年至今已經培育超過五百位學員結訓。尤其今年在企業普遍需才孔急情形下,不斷加開課程仍然供不應求,顯見歷經十多年來的努力耕耘,已經受到社會重視。   「TSAA台灣永續行動獎」由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主辦,今年共有136個單位、247件方案參賽,最終選拔出200件績優方案。   更進一步讓社會各界了解企業永續團隊研究的成果,企業永續團隊也參與由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主辦「2022亞太永續行動博覽會」,歡迎師生和有興趣的社會大眾8月12-14日到臺北世貿一館參觀互動。

2022-07-26

運用指數結合環境永續與投資契機—以「特選臺灣環境 永續高股息指數」為例(系列報導2/2)

近年因氣候變遷、極端災害衝擊,ESG與環境永續成為政府、企業以及社會各界都極為重視的議題。為呼應推動永續責任投資,臺灣指數公司與臺北大學「企業永續發展研究中心」合作,運用「臺灣永續評鑑」及「臺灣永續評鑑-友善環境模組」評估企業關注ESG及環境永續之風險與機會的表現成果,編製發布四檔ESG相關主題指數,包含「臺灣永續價值指數」、「臺灣友善環境指數」、「臺灣友善環境50指數」及「特選臺灣環境永續高股息指數」。   晨星公司統計2022年第一季全球ESG相關基金資產規模為2.77兆美元,相較於2019年底的1兆美元,巨幅增長,顯示ESG投資受到高度的青睞。「臺灣指數公司特選臺灣環境永續高股息指數」(簡稱「特選臺灣環境永續高股息指數」)之編製,即為滿足各界對環境永續發展責任的投資需求,從臺灣上市上櫃股票,利用評鑑結果及投資指標篩選指數成分股。   在永續發展指標方面,運用涵蓋完整ESG面向之「臺灣永續評鑑」,及衡量產業對環境永續發展的風險與機會所設計之「臺灣永續評鑑-友善環境模組」,進行雙重檢驗,挑選兩項評鑑得分率均為前50%高者;再依評鑑目標設計重大性事件評估機制,按公司發生違法事件之嚴重性、採取因應措施程度進行扣分計算,評定上市櫃公司是否列為觀察名單或黑名單,若為黑名單則直接剔除,為指數成分股組合架設對負面ESG事件的防線。   在高股息特色方面,自發行市值達100億元以上的公司,篩選最近 1 年有發放現金股利者,按股息殖利率由高至低選取前 30 檔作為成分股,並利用股息預期配發時點進行分群,提高整體成分股組合的殖利率,編製兼具ESG、友善環境表現佳且具高股息效果的指數。期望可藉由指數金融商品的發行,提供投資人參與永續責任投資的便利工具。   「特選臺灣環境永續高股息指數」於今(2022)年1月3日發布,自發布以來截至6月底累積報酬率為-13.82%,表現優於加權指數及臺灣全市場指數 (-17.11%、-18.46%),顯示指數面對下行風險時相對抗跌(如附表一)。以歷史資料回溯2021年殖利率為7.34% ,亦優於加權指數及臺灣全市場指數(3.40%、3.48%)。指數每年於1月及7月進行成分股定期審核,依最近一期之審核結果,指數成分股產業分布包含電子業及傳產業,以電腦及週邊設備業(37.51%)最高; 檔數及權重分別為電子業19檔、權重62.85%、傳產業合計11檔,權重37.15%(如附表二)。   臺灣指數公司表示,為讓各界瞭解上市上櫃公司在永續發展議題的表現,在官網公布「台灣永續評鑑」及「台灣永續評鑑-友善環境模組」年度評鑑結果,將上市、上櫃公司依其得分率區分為三級,包含前25%(最佳)、26%-60%及61%-100%,詳細內容請參考臺灣指數公司官網(網址: https://reurl.cc/n1kOZ8)。希望投資大眾透過指數化投資,搭配ESG評鑑資訊的揭露,瞭解成分股公司的ESG表現,以激勵企業重視其永續發展實質成效,為永續責任投資創造正向循環。   附表一:特選臺灣環境永續高股息報酬指數、發行量加權股價報酬指數及臺灣全市場報酬指數之績效表現比較 1. 資料來源為臺灣證券交易所、櫃買中心、臺灣指數公司,計算期間為2022年1月至2022年6月,臺灣指數公司整理。 2. 累積報酬率=(期末報酬指數/期初報酬指數)-1 3. 歷史資料模擬投資組合之結果,不代表本投資組合之實際報酬率及未來績效。   附表二:「特選臺灣環境永續高股息指數」成分股產業檔數及權重分布 1. 資料來源為臺灣指數公司,計算資料為2022年7月定審結果。 2. 指數產業分布係依指數編製規則設算,非為推介目的。   資料來源:臺灣指數公司